新闻发布
2013年
-
2013年3月8日
市建局启动深水埗区第15个重建项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宣布为深水埗区的 东京街/福荣街重建项目展开法定规划程序,有关项目是该区第15个由市建局主导的重建项目。如项目落实推行,将会大大改善约110户家庭的居住环境。 市建局总监(收购及迁置)黄伟权在今早新闻简报会上表示,随着市建局在区内已开展的重建项目在未来数年相继落成,以及受惠于市建局的楼宇复修工作,深水埗区的面貌将会呈现全新景象,充满朝气活力。 黄伟权补充说:「直至目前为止,市建局在该区开展的多个重建项目,已经协助约6,000名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另外,本局亦协助区内约240幢大厦的6,400个单位的业主进行楼宇复修工程,楼宇状况得以改善。」 按照《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3条,今日出版的政府宪报刊载了市建局的公告,宣布启动这个发展项目。 黄伟权表示:「项目地盘位于深水埗东京街和福荣街的交界,地盘面积约1,270平方米。地盘内有13个街号的楼宇,建于1955至1958年期间,楼宇相当残旧失修。楼高5至7层的大厦没有升降机,天台有僭建物。」 项目涉及83个业权,估计重建范围内居住了约110户家庭及有27个商户;但实际受影响人口有待市建局今日进行的冻结人口调查核实。 市建局总监(规划及设计)马昭智在简报会上指出,市建局初步建议在项目内,提供约7,460平方米的住宅楼面面积,可建约145个中小型住宅单位,包括一些预留作「楼换楼」选择之用的低层单位。项目亦会提供约1,490平方米的商业楼面面积,预计可在2020/2021年完成。 马昭智说,一项楼宇勘察结果显示重建范围内楼宇状况失修或明显失修和有僭建物。 按照《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3条,在未来两个月,市民可于下列地点,查阅上述新重建项目的土地界线图则及一般资料。 市建局总办事处: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 市建局深水埗地区办事
-
2013年3月4日
市建局启德「楼换楼」项目公开征求芳名比赛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宣布举办「全民斗出『名』」比赛,邀请市民集思广益,齐动脑筋和发挥创意潜能,为市建局 启德「楼换楼」项目构思一个别出心裁而又切合该项目特点的中文名称。 市建局「楼换楼」先导计划是2011年出台的《市区重建策略》其中一个亮点,为市建局2011年2月24日以后开展的重建项目的住宅自住业主提供现金补偿以外的另一选择。项目地盘占地约5,700平方米,将主要兴建四幢住宅楼宇,提供约500个实用面积由约330至670平方呎不等的住宅单位,预计2016年落成。 项目以优质实用为设计原则、加入环保元素、提供绿化环境及住户公用设施。 市建局发言人表示:「启德『楼换楼』项目由市建局负责发展,其设计原则结合了专业意见及民调结果,因此我们希望市民大众亦可以参与为项目命名。」 他补充说,我们建议参赛者先行了解市建局启德「楼换楼」项目的设计和特色 ,例如自然通风、高绿化率、单位间格实用、采用耐用材料及提供适合长者设施等,然后发挥创意,创作一个充分反映「楼换楼」项目特色的中文名称。 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最多五名被挑选的具创意名称的参赛者,每人可获得港币5,000元现金奖。如名称最终被采用为该项目的中文名称,参加者可另外获得港币25,000元现金奖。 有关参赛细则和表格,以及项目的设计和详情,已上载至市建局网页 www.ura.org.hk。截止日期是2013年4月3日,比赛结果将于4月底前公布。 (完)
-
2013年1月18日
市区重建局在长沙湾区启动第二个工业楼宇重建项目(先导计划)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五)宣布在九龙长沙湾区启动第二个工业楼宇重建项目(先导计划),去年十月市建局已在中西区坚尼地城开展先导计划下首个工业楼宇重建项目。 市建局总监(收购及迁置 - 工业楼宇)李敬志在今早公布项目的记者会上表示,工业楼宇重建先导计划的第二个项目将在重建后发展成为写字楼。 李敬志说:「由于建议的写字楼用途符合有关地段的法定规划用途,市建局在完成所需规划程序和取得政府批准后,便会展开物业收购工作。」 「市建局致力协助政府善用香港的土地资源,以应付本港不断转变的经济及社会需要。在推行先导计划后,市建局会协助政府就首两个项目的经验和局方在工业楼宇重建方面的长远承担及参与,进行全面检讨总结。」 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3(1)条规定,市建局开展此先导计划项目的通告,已在今日的宪报刊载。 有关工业楼宇位于长沙湾汝洲西街777-783号。楼宇建于1962年,楼高10层,地盘面积约1,393平方米。项目估计涉及40个业权和约40个经营者。 一项楼宇勘察结果显示该工业楼宇状况失修和有僭建物。 市建局规划及设计总经理麦中杰在今早的记者会上表示,项目范围在法定图则上已被划作「其他指定用途」注明「商贸」,主要进行一般商贸/写字楼用途。 他亦指出,市建局初步建议在项目内,发展约16,700平方米写字楼及商业面积。项目预计可在2019/2020年完成。 市建局物业及土地总监温兆华表示,按 2012 年10 月的初步估算整个项目的总发展成本约为17亿元。当市建局得到发展局局长批准项目并提出收购建议时,会按照当时的市场状况调整有关开支。 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3(3)条,由今日起两个月公布期内,市民可于下列地点,查阅项目的土地界线图则及一般资料。 市建局总办事处(中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
-
2013年1月7日
市建局「城中绿洲」项目收到九份项目主营运者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为前中环街市大楼的 「城中绿洲」项目邀请有兴趣参与的人士提交作为主营运者的项目营运意向书,今日(星期一)截止。市建局一共收到九份意向书,表示有兴趣参与营运该项目。 市建局董事会辖下的一个遴选小组将挑选合资格的机构,然后邀请他们提交主营运者标书。预计招标工作将在短期内展开。 市建局计划透过「城中绿洲」项目,活化具74年历史、座落于繁嚣的中区的前中环街市大楼,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消闲和绿化的好去处。前街市大楼楼高四层,地盘占地约43,000平方呎。 (完)
-
2012年12月24日
市建局「需求主导」重建项目最后一刻取得突破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位于深水埗和大角咀区的第二和第三个「需求主导」重建项目取得重要突破,该两个项目的每一个地段均有超过八成业主在今日(星期一)60日考虑期最后一刻同意将其物业出售予市建局。 市建局主席张震远恭贺所有在「有条件收购建议」的60日考虑期内出售其物业予市建局作重建发展用途的业主,并感谢他们的参与,特别是大角咀项目内最后一位关键商铺业主,能顾全该项目内大部份业主对落实重建的热切期待,以大局为重,在最后一刻同意接受市建局的「有条件收购建议」。 他说:「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有关业主的合作和参与对项目的三百多名居民确实是一个好消息。项目将能如期进行,并满足居民希望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 张震远表示,项目能够达到规定的八成业主接受收购的门槛,有赖业主和市建局前线同事过去两个月的努力。 市建局在今年十月尾向位于深水埗海坛街205至211A和大角咀杉树街13至31号(单号)及橡树街87号两个「需求主导」重建项目的物业业主,发出「有条件收购建议」。 张震远说:「项目现在达到八成业主接受收购的门槛,表示项目在取得发展局局长的批准后,将可再进一步落实推行。在取得政府授权进行后,市建局会全速落实项目。」 这两个「需求主导」重建项目落成后可提供160个中小型住宅单位。 (完)
-
2012年12月10日
市建局欢迎政府委任谭小莹为市建局行政总监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对香港特区政府委任谭小莹女士为市建局行政总监,表示欢迎。谭女士的任期于2013年3月1日起生效。 市建局主席张震远表示:「过去六年,本人和市建局董事会各成员与谭女士一起共事及紧密合作,对她在市区更新方面的丰富识见和热诚,留下深刻印象。」 谭小莹自2006年起出任市建局的执行董事(规划及项目监督),协助行政总监执行项目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张震远说:「谭女士对香港的市区更新工作,建树良多,包括在《市区重建策略》检讨的多项新政策建议的构思。她亦在市建局制定新《市区重建策略》多项重要新猷的执行细节时,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过去多年来,她对解决市区老化问题,掌握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她的热诚和能力,定能胜任带领市建局迈进市区更新的新领域。」 张先生表示,谭女士的委任,在时间方面来说,相当合适,有助顺利延续及推动市建局的工作,尤其是局方在市区更新的多项新猷,其中包括「楼换楼」安排、「需求主导」和工业楼宇的重建项目,都是以先导计划形式开展,并有待作出检讨和优化。 本身为注册专业规划师的谭小莹表示,对于获委任为市建局行政总监感到十分荣幸,并期望在新岗位上继续服务香港市民。 谭小莹说:「我期望与市建局董事会、管理层、全体员工、政府,特别是发展局,立法会、区议会及各持分者保持紧密合作,为香港整体社区的利益而努力,一起推动香港的市区更新工作。我有信心大家携手一致,定能跨越未来的各项挑战。」 (完)
-
2012年11月23日
市建局「城中绿洲」项目邀请提交主营运者意向书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将于下星期一(11月26日)就 「城中绿洲」项目,邀请有兴趣人士提交主营运者意向书。 市建局计划透过「城中绿洲」项目,活化具73年历史、座落于繁嚣的中区的前中环街市大楼,为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消闲和绿化的好去处。前街市大楼楼高四层,地盘占地约43,000平方呎。 有意参与营运的人士,需要提供资料表明他们在设施管理、市场推广、租务、建筑保育和节目推广的经验和能力,符合市建局订定的要求和条件。 主营运者的意向书必须在2013年1月7日(星期一)下午五时前,送达香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市建局总办事处。 市建局董事会设立的一个招标遴选小组,将会评审收到的主营运者意向书,并于稍后邀请合资格的公司,提交主营运者标书。 (完)
-
2012年11月16日
市建局欢迎董事会成员任命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主席张震远今日(星期五)欢迎政府委任郭荣铿,以及再度委任涂谨申和黄国健为市建局董事会非执行董事,任期由2012年12月1日起,为期两年。他们三位均为现任立法会议员。 「我谨代表市建局董事会和管理层,欢迎政府的任命,并期望与他们紧密合作。 「他们拥有丰富的公共事务经验,以及服务社会的热忱和承担。虽然三位成员均以个人身份获委任,他们的加入和参与将有助提升市建局董事会的代表性,以及加强市建局与立法会的协作关系。 「我们期望与社会各界人士紧密合作,发挥团队精神,按现行的《市区重建策略》推进市区更新的工作。 「市建局董事会成员来自不同界别,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有助市建局应付未来的挑战,继续为香港的市区更新打拼和作出贡献。」张震远说。 张震远亦代表市建局董事会,衷心感谢卸任的非执行董事陈淑庄,过去多年为市建局,以至香港整体的市区更新工作,贡献良多。 (完)
-
2012年11月9日
市建局旺角新填地街/山东街项目获发展局局长授权进行
发展局局长授权市区重建局(市建局)着手进行位于旺角区的 新填地街/山东街项目。 这个发展项目是按《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4(5项)条的规定,由发展局局长授权进行。今日(星期五)出版的政府宪报刊载了这项决定。 新填地街/山东街项目是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6条的规定,以发展项目形式进行。项目的开展实施日期是2012年2月10日,市建局在当日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3条,在政府宪报公布这个项目,亦随即展开了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公布期,咨询公众意见。及后,市建局评议了公布期间收到的书面反对意见。 市建局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4(3)条的规定,于2012年7月9日将新填地街/山东街项目呈交发展局局长考虑。 项目地盘位于旺角新填地街和山东街的交界,地盘面积约1,640平方米。地盘内有20个街号的楼宇,均建于1959年及1963年,楼宇普遍残旧失修。楼高6至8层的大厦没有升降机,天台有僭建物。 市建局初步建议在项目内,提供约190个实用面积由35平方米至65平方米的单位,包括一些预留作「楼换楼」选择之用的低层单位。未来的项目设计亦包括一个低层平台,主要用作容纳零售街铺。整项工程预计可在2019/2020年完成。 根据《市区重建局条例》第28条的规定,对发展项目提出反对的人如因发展局局长的决定而感到不满,可于2012年12月10日或之前,向上诉委员团秘书提交上诉通知书(副本须送交发展局局长)提出上诉。 新填地街/山东街项目的土地界线图则及一般数据存放于下列地点,方便市民查阅: 市建局总办事处: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远大厦26楼; 市建局大角咀地区办事处:九龙大角咀福全街6号1楼;及 油尖旺民政事务处咨询服务中心:九龙旺角联运街30号旺角政府合署地下 。 市民亦可致电市建局热线(2588-2333)或浏览市建局网页(www.ura.org.h
-
2012年10月29日
市建局公布首个「需求主导」项目的「楼换楼」固定定价及向另外两个2012/13年度的「需求主导」项目发出「有条件收购建议」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今日(星期一)公布位于深水埗海坛街229A至G号首个「需求主导」重建项目的「楼换楼」单位固定定价,为受该项目影响的自住业主提供额外选择。另一方面,市建局已经向另外两个分别位于九龙深水埗区及大角咀区的「需求主导」重建项目发出「有条件收购建议」。 有关「楼换楼」单位定价及收购建议,是经市建局董事会辖下的土地、安置及补偿委员会在今年10月19日议决通过。 市建局会分别在给予该三个重建项目的合资格物业业主的信件中,详列有关「楼换楼」选择的单位固定定价数据或「有条件收购建议」的细节。业主在收到信件后,将有60日时间考虑是否接纳建议。 市建局在今年七月初向受深水埗海坛街229A至G号「需求主导」重建项目影响的物业业主发出有条件收购建议,并在指定的期限内得到每一个地段不少于八成不分割份数业权的业主接受。市建局现再向受该重建项目影响的合资格住宅物业自住业主,提供「楼换楼」安排作为现金补偿以外的另一选择。 如果业主有兴趣选择「楼换楼」计划,他们可选择购置重建项目内新发展物业的住宅单位或在启德发展区的「楼换楼」单位。如果他们对计划没有兴趣,则毋须作出任何相应行动。 位于原址新发展物业最低五层的「楼换楼」住宅单位预期将于2019/20年落成交楼,而启德「楼换楼」项目预计会在2014/15年进入预售楼花阶段,并预算可在2016/17年落成交楼。原址「楼换楼」单位的固定呎价(实用面积计算)介乎每平方呎$8,847元至$9,089元;而启德「楼换楼」单位的固定呎价(实用面积计算)则介乎每平方呎$10,030元至$11,548元。原址「楼换楼」和启德「楼换楼」计划的固定呎价是以发展局局长授权进行深水埗海坛街229A至G号「需求主导」重建项目的同一天作为估值日期,即今年9月13日。 另外,市建局已向两个分别位于大角咀杉树街13至31号(单号)及橡树街87号和深